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学园地 > 业务研讨
浅谈押金在审判实务中的适用
——从周某诉张某买卖合同纠纷案说开去
作者:刘强  发布时间:2010-07-26 13:32:58 打印 字号: | |
  【案情】

  2009年3月14日,周谋与张某口头约定,张某向周某供应氧气、氩气、乙炔,由周某向张某支付价款,并缴纳70000元氧气、氩气瓶款。同日,被告收取该押金,并向周某出具收款收据一张,其摘要栏中注明“氧气、乙炔瓶押金”字样。按照合同之约定,2009年3月19日,张谋开始向周某供应氧气、氩气、乙炔。合同履行期间,因张某缺货,无法及时向周某供货,双方解除合同。2009年8月6日,经结算,张某共向周某供应氧气、氩气、乙炔34次,周某尚欠张某货款18516元、氧气瓶71个、氩气瓶10个、乙炔瓶36个。后张某向周某催要货款18516元,周某以张某拒绝退还氧气、氩气、乙炔瓶押金70000元为由,不予支付。2010年3月22日,张某向法院起诉,诉请判令周某偿还该款。2010年5月26日,法院判决周某向张某清偿氧气、氩气、乙炔欠款18516元,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。因周某超过法定反诉期限,2010年5月7日,周某向法院起诉,诉请判令张某返还70000元气瓶押金。

  经查明,张某自认其与其他客户从事氧气、氩气、乙炔交易时,气瓶属于租赁性质,由自己收取租赁费,气瓶的使用寿命为30年,每3年检验一次。

  针对周某的诉请,张某辩称原告诉请的70000元押金,属于其委托被告购买氧气、氩气、乙炔气瓶款,被告按其授权,完成了授权事项,并交付了气瓶,故不存在返还该款之义务,且原告在经营中造成了气瓶损耗,如原告将其购买的气瓶返还被告,势必使被告蒙受损失,因此,原告不能将气瓶返还于被告。

  【争议】

  该案审理后,均认为张某应该将70000气瓶押金返还于周某,但如何适用法律以及对押金的法律定性上,存在较大争议。在法律适用上,有人认为应应用合同法之规定,但合同法无一条款对押金进行规定,有人认为应当适用民法通则中不当得利之规定,但却根据本案事实,却不符合不当得利之要件;有人认为应当适用担保法,但担保法中也没有关于押金的规定。关于押金的法律性质,因法无明确规定,在理论界或在审判实务中,形成一下几种主流观点:(1)预约抵销说。 该学说认为交付押金意味着当事人之间成立押金预约,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,债权人得以押金与其债权相抵销。(2)解除条件附债权说。 认为押金的交付,发生了附解除条件的债权,即在债权人对债务人所负的返还押金的债务上,附有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,在所受损害的限度内押金归于消灭的解除条件。(3)附解除条件消费寄托说。认为押金的交付,为附解除条件消费寄托,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,所附条件成就,债权人无需返还押金。(4)债权质说。认为交付押金者, 对其受领人有请求返还之请求权,系以该项债权设定质权,故其性质为债权质权。 (5)信托所有权让与说。认为押金的交付,其受领人负有附停止条件的返还义务,系信托所有权让与行为。受领人在自己债权受清偿之前,无返还的义务。即以交付押金者将来履行债务作为受领人返还押金的停止条件,因而,他债权人不得对尚未成立的返还请求权实施强制执行,其受领人得优先受偿。(注:杨兴龄:《民法物权》,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1年版,第218~219)。

  【评析】

  对于本案,本人认为应做如下判决:

  为保障交易安全,保障债权的实现,周某、张某在达成买卖氧气、氩气、乙炔协议时,附随约定而创设由周某向张某缴纳70000元押金,并不为法律所禁止。押金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》规定外的一种新的担保形式,除具备自身属性特点外,当然具备一般担保所具有的属性,其实质意义是担保物权,目的在于担保债权的实现。当债务得到履行时,债权人有义务返还押金或抵扣,当债务不履行时,债权人得就押金优先受偿。周某与张某在合同解除后,经结算,周某尚欠张某货款18516元,经张某催要,周某不履行该债务,张某有权就70000元押金优先受偿。但张某选择以诉讼的方式,主张自己的权利,已经得到法律的保护,即张某享有的债权因生效判决而得以实现。周某作为出押人,在结算时,依约向张某请求返还租赁物氧气瓶71个、氩气瓶10个、乙炔瓶36个而遭张某拒绝,放弃权利,足以证明周某已履行了返还租赁物之义务。况张某享有的债权即以得到实现,双方有无其它不履行合同义务之情形,故周某请求张某返还押金70000元,理应得到法律的支持。张某辩称70000元押金属于为周某购买气瓶价,且周某租赁的气瓶,在经营中受到损耗造成经济损失之理由,已被庭审查明的事实和张某自认气瓶使用寿命为30年,每3年检验一次,双方只合作5月余而否定,故其辩称理由,本院应不予采纳。张某以此辩解理由拒绝向周某返还70000元气瓶押金,实属是对周某个人财产权之侵害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》第一百一十七条之规定,判决:一、张某将70000元气瓶押金返还予周某。二、周某返还张某氧气瓶71个、氩气瓶10个、乙炔瓶36个。

  【法理评析】

  押金,是指依双方当事人约定,债务人或第三人向债权人给付一定的金额作为其履行债务的担保,当债务得以履行时,债权人返还押金或予抵扣;债务不履行时,债权人得就该款项优先受偿。给付押金的人,称出押人,一般即债务人或第三人。受领押金的人,称受押人,即债权人。审判实务中,押金也可称保证金,风险抵押金等。

  一、押金的法律性质。

  关于押金的法律性质,在学术界形成一下主流观点有:(1)抵销预约说。认为押金的交付意味着当事人之间成立押金预约,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,债权人得以押金与其债权相抵销。(2)解除条件附债权说。认为押金一旦交付,就发生了附解除条件的债权,即在债权人对债务人所负的返还押金的债务上,附有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,在受损限度内押金归于消灭。(3)附解除条件的消费寄托说。认为押金的交付,为附解除条件的消费寄托,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,所附条件成就,债权人无需返还押金。(4)债权质说。认为交付押金者,对其受领人有请求返还之请求权,系以该项债权设定质权,故其性质为债权质权。(5)信托所有权让与说。认为押金的交付,其受领人负有附停止条件的返还义务,系信托所有权让与行为。受领人在自己债权受清偿之前,无返还的义务。即以交付押金者将来履行债务作为受领人返还押金的停止条件,因而,他债权人不得对尚未成立的返还请求权实施强制执行,其受领人得优先受偿。(注:杨兴龄:《民法物权》,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1年版,第218~219页。)

  笔者认为,押金是一种物权,依当事人约定而创设,其实质意义为担保物权。押金的标的只能是货币,押金因交付而转移所有权,受领押金的人享有占有支配的权利。而且,受领押金的人对于他债权人具有排他性,享有优先受偿权,因此,押金当然属于物权范畴。而设定这种物权,目的是为保障交易安全,保障债权的实现,故而又是担保物权。在无立法的情况下,无法把押金划归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》中任何的任何一种担保形式中。其原因在于:一、押金不同于定金,定金的适用范围不受限制,而押金只适用于租赁合同等有限的合同中。定金是一种双向担保,定金罚则既适用于给付定金方,也适用于受领定金方,具有惩罚性;押金是一种单向担保,只能由债务人提供,结果也只是返还或抵扣,不具惩罚性,但却具有补偿性。二、押金不同于抵押,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,抵押对抵押物不转移占有,押金不但转移占有,而且还转移作为押金的货币的所有权。三、押金也不同于质押,质押返还的财产必须是原物,而押金,返还的却不是原物,因此,将押金或保证金交付受领人并非成立质权(注:郑玉波:《民法物权》,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,第299页)。显然, 押金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》规定外的一种新的担保形式。押金除一般担保所具有的属性外,还具有自己的特点:(1)要物性,即押金合同的生效, 除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协议外,还依赖于作为押金合同标的的货币的实际交付,否则,押金合同不能生效。(2)单向性,这是一种单向担保。 一是主体的单方固定性,交付押金的主体只能是债务人或受债务人委托的第三人,而受领押金的主体只能是债权人。二是其法律责任的单向性,其后果也是单方面承受的,即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,债权人可从押金中抵扣或优先受偿,而债权人不履行其债务时,却无从在押金上追究其法律责任。(3)补偿性,当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,债权人可从其受领的押金中优先受偿,从而填补了债权人因此而受到的损失,保证了债权人权利的实现。(4 )预防性,由于不履行债务将有失去押金的不利后果,会促使债务人积极履行其债务,以避免风险,大大提高债务的履行率。

  二、押金的效力。

  押金作为担保的一种形式,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被广泛运用于下列合同:(1)租赁合同,尤其是房屋租赁合同。然而遗憾的是,国务院1983 年12月17日颁布的《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》对房屋租赁合同使用押金担保持明确的否定态度,但全国人大通过并于1995年1 月实施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》第四节“房屋租赁”中没有对使用押金的禁止性规定。按照法律效力层次原理,应当适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》,即应当允许当事人自行约定押金担保。因为法律不禁止的便是合法的,这是一个合理合法的推论。(2)承包合同, 在承包合同中,发包方往往要求承包方提供财产抵押或所谓的风险抵押金,这里的风险抵押金其实就是押金。(3)旅客住店合同, 在旅客住店时,店方总是要求旅客交付相当于或大于其预定期间房价的押金。(4)住院医疗合同,患者在办理住院手续时,总被要求向院方交纳一定数额的住院押金。(5)劳动合同,企业,尤其是三资企业、私营企业,在与受雇人签定劳动合同时,常常要求交付一定金额的押金。不过,按照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四条规定,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,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、保证金或抵押金。因此,这里使用押金有一个是否合法的问题。不过,从其他国家如日本、德国的劳动立法来看,雇佣合同中使用押金是允许的。但台湾省的学者普遍认为,押金仅适用于租赁合同(注:吴启宾:《论押租金》,刊于《法学丛刊》1968年第1期,第 73页。)。这样的话,押金的范围太狭隘。

  关于押金担保的范围,因合同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。具体来说,租赁、承包合同的担保范围是:(1)租金、上缴的承包利润;(2)租赁物、承包物的返还;(3)不履行债务的损害赔偿。旅客住店合同的担保范围是:(1)房价;(2)退房;(3 )其它不履行债务的损害赔偿。住院医疗合同的担保范围是:(1)住院费、医疗费;(2)退病房;(3)其它不履行债务的损害赔偿。劳动合同的担保范围最小,即只担保受雇人不当履行职务时的损害赔偿。

  债务人一旦交付押金,押金合同即告成立并生效,对当事人双方发生预期的法律效力。

  对受押人而言:

  1.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,出押人欠缴租金、承包利润、医疗费用,受押人可从押金中径行扣除抵充;不过,出押人无填补已扣押金的义务。

  2.合同关系终止时,出押人返还租赁物、承包物,或者已正当履行其职务的,受押人应当返还押金,或者返还已扣除损害赔偿后押金的余额。

  3.当债务人的其它债权人主张债权时,受押人就押金有优先受偿的权利。

  4.押金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所生利息,归受押人所有,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。

  对出押人而言:

  1.依合同规定交付押金。固然押金交付是押金合同生效的要件,但在实务中,押金的交付往往还是主合同生效所附的一个条件。

  2.押金返还请求权。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,无论基于何种理由,出押人不享有押金的返还请求权。当合同关系终止时,出押人依约返还了租赁物、承包物等,且并无其它不履行合同义务情形的,出押人有权请求债权人返还押金或已扣除损害赔偿后的余额。

  三、押金的价值。

  押金,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人民大众所广泛运用。因此,呼吁立法机关尽快建立相关法律制度,规范涉及押金的经济活动,对于维护正常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,具有极为重要的制度价值。具体表现在:

  1.押金能有效地保障债权的实现,降低交易费用,从而保障交易安全。

  押金是一种物的担保,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,债权人可自由决定在押金中抵扣,这是一种最直接、最有效的保护方法。保证,要找保证人承担责任,除繁琐的法律程序外,由于执行难的原因,胜诉了也未必能从保证人处兑现钱款。即便是抵押、质押等,设定权利后还需要登记,费时费钱;未登记的,轻则不得对抗第三人,重则无效,得不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。即便是有效的抵押、质押,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,还需要对抵押物进行协商处理或诉诸法院。因此,从操作程序的效果上看,保证、抵押、质押均不如押金简便、有效。

  2.押金能平衡债权人债务人双方的利益,起到平衡器的作用。

  对给付押金的合同,当事人一方往往是先为给付义务,先为给付方的期待利益的实现依赖于后为给付方的自觉履行,先为给付方(债权人)显然承受着较大的风险。后为给付方(债务人)给付押金可以分散或降低先为给付方的风险,平衡双方利益,其实也就是消除了债权人的后顾之忧,会促成双方达成交易,从而加快经济流通,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。

  3.我国民间对上述合同收受押金,根深蒂固,已成习惯。

  尽管如此,但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,民间使用押金时,无章可循,任意性太大,表现在:(1)名称混乱,叫押金、押租金、保证金、风险抵押金、风险保证金、风险质押金等,不一而足;(2 )押金的内涵不确定,完全依当事人约定而任意取舍,很多合同中甚至约定出押人不履行义务时,受押人有权没收押金,与押金作为担保物权的补偿性相冲突。押金使用极不规范,致使押金纠纷时有发生,为避免这种混乱、无序的状态,运用立法适时规范,颇有必要。

  4.押金既然是一种物的担保,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。

  根据物权法定原则,当事人设定的物权只能是法律上有规定的,法律上未作规定的,当事人不得自行约定,否则,法律将否认其效力。鉴于此,也迫切需要对押金在立法上加以规定,给押金一个说法。否则,押金作为物的一种担保形式将很难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承认。

  在押金立法时,应注意或考虑一下几点问题:

  第一、押金数额是否要限制。

  一般说来,原债权利益大,作为担保的押金数额也相应增大,反之,原债权利益小,押金的数额也相应减少,二者是一种正比例关系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,债权人往往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,迫使债务人接受不利于自己的过大的押金数额,从而加重了债务人的负担。因此,限制押金数额是公平原则的要求。至于限制的幅度多少为宜,即应占所担保债权的多大比例?定金依法是不得超过合同总价款的20%,违约金的幅度更小,但由于押金与定金、违约金从功能上比较,后者有惩罚性,对于违约人而言,是一种额外付出;而押金却无惩罚性,有补偿性,对于债务人而言,是一种份内付出,仅是付出时间提前而已。因此,押金的数额应在所担保的债权之下,总债权的20%之上,才具担保价值。

  第二、押金利息的归属。

  押金交与债权人,其所有权就从债务人或第三人处移转于债权人。因此,债权人对于自己所有物所生之孳息,当然也就取得所有权,故押金对于出押人而言是无所谓收取利息的。但对受押人即债权人来说,其收取的押金的数额越大,所获得的利息也就越多。为利益所驱动,受押人有本能地扩大收取押金数额的倾向。对出押人的保护,除对押金数额予以限制外,在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合同,可用特别法的方式规定,押金所生利息,为出押人所有,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。

  第三、押金返还请求权何时发生。

  当合同关系终止,且无合同债务不履行情形的,出押人得请求退还押金。在租赁关系存续期间,出押人不得请求返还押金。另外,对于超过法定限额的押金余额,无论何时,出押人有返还请求权,或者通知受押人予以抵充。对于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义务,债权人对押金优先受偿后的余额,出押人仍有返还请求权。当事人之间关于没收押金的任何约定,都是无效的。

  第四、债权让与是否影响押金返还请求权。

  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,债权人由A而变成B时,出押人能否向新的债权人请求返还押金呢?笔者认为,押金系债权的担保,债权让与时,押金也当然移转于新债权人或已经从买价中扣除,这是债权让与的一项必要条款或负担。至于实际是否移转于新债权人B或从买价中扣除, 这是原债权人A与新债权人B之间的内部关系。新债权人B 以押金实际上没有移转于他来对抗出押人的退还请求权,是不能成立的。因此,除非债务人同意或者三方另有特别约定,新债权人B必须承受返还押金的义务。
责任编辑:刘强